行业动态
传统编辑角色的坚守与变身
时间:2013-08-01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作者:潘启雯 浏览量:1428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潘启雯

美国知名出版人格罗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9月版)里曾指出:“许多编辑人的特质是无法被取代的,例如个人的品位、辨别能力、情绪反应、做事的条理、决断力、投入的热情,以及温柔的关爱,在这些层面上,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的地位。”显然,作为文化工作者的编辑在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中扮演着别的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角色。因此,强化对编辑角色的认同与理解,对于做好编辑工作不无裨益。

那么,究竟编辑的角色是什么——这似乎早已有定论:“把关人”、“厨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问家”、“社会活动家”、“园丁”、“优秀作品的助产士”、“善识千里马的伯乐”、“为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变化发展,这些定位似乎早已不能再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事实上,编辑角色的变化总是带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印记。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编辑所扮演的角色较之传统编辑丰富得多:既有社会角色,也有市场角色;既有要坚守的,也有要变身的,而且后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由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原《中国图书商报》)以“传统编辑角色的坚守与变身”为话题连线采访了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总编辑李智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分社社长费小琳、电子工业出版社大众出版分社副社长潘炜、江苏文艺出版社图书编辑室主任黄孝阳、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读行者图书”主编康慨、人民出版社经济与管理编辑室副主任郑海燕、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李杰、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副编审廉萍、广东永正图书发行有限公司CEO兼总编辑一草(黄杨健)、河南文艺出版社图书一部主任杨莉、漓江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高级编辑陆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谢雯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辑童树春、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编辑陈明月等知名图书编辑。限于篇幅,我们现在力争把采访过程中他们最精彩最重要的观点或细节拣选出来,供业内外人士及广大读者分享。

 

 

现代编辑需要注意坚守4道防线

编辑在现代汉语中有各种解释,既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又可以作为动词来使用。在现代社会中,编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行业中,编辑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常说的编辑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以及网络等的编辑,他们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将作者的文章(或书稿)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选择和划分,并重新编辑之后呈现给读者。而另外一种编辑就是指修撰、整理,即对文化载体进行收集整理,使之有序、条理和谐,以便于传播和储存的活动。无论是做何种工作内容的编辑,所有的编辑活动都需要编辑的参与和执行。常言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过,要做一名称职的编辑必须有自己的“规”和“矩”。没有规矩,就没有了准绳——不仅不能提高编辑水平,而且易出偏差。以图书编辑为例,综合调查和采访多位知名图书编辑的观点,我们发现编辑至少需要注意坚守4道防线。

 

第1道防线:不能忘记四个原则

众所周知,编辑工作是一项内涵丰富的创造性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和整体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人民出版社经济与管理编辑室副主任郑海燕概括指出:“作为一个编辑,无论他(她)的工作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他(她)的工作重点即内容是不变的,那就是处理各种题材的文字,所以,编辑不能忘记坚守‘四个方面原则’:职业意识(其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调查发现,这“四个方面原则”其实也是业内外普遍认可的,且是普遍需要坚守的几个原则。难能可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谢雯萍提到当下编辑应该坚守“适应力、判断力、组织力、策划力、生命力”也与郑海燕提出的“四个方面原则”颇为相似。

 

第2道防线:不能脱离“内容”

在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总编辑李智初看来,编辑有多种,按岗位不同可分为图书编辑、报刊编辑、网站编辑等,不论什么编辑,都与他(她)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分不开,这个“内容”主要指文字、图片乃至动画、视频等。换句话说,编辑就是“内容”的加工者、发现者、挖掘者,脱离“内容”就无所谓编辑了。相映成趣的是,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李杰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编辑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这是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大众出版业往往注重畅销书,但过于商业化的操作往往是杀鸡取卵,持续的销售能力、再版和加印数量、动销率才是出版业最根本的生存之道。所以,优质内容的选择,是编辑永远的使命。”

 

第3道防线:传统技术活儿不能丢

过去人们谈到编辑需要坚守哪些防线,大多数人往往喜欢从宏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为青年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图书策划公司负责人一草却认为,编辑“传统技术活儿不能丢”:比如对开本的选择、字体的确定、纸张的定夺、印制的考究……都是体现活儿好坏的重要标准。当然这个范畴之下还有很多的工序需要传承和坚守。遗憾的是,当下有不少的编辑和图书丧失了这样的坚守,变得徒有其表,甚至不堪一击。

 

第4道防线:不能放弃自己社会担当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副编审廉萍观察和分析,由于历史原因,像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老牌出版社,曾经集结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学者型编辑或作者型编辑。比如冯雪峰、聂绀弩、严文井、牛汉、绿原、林辰、张友鹤、周汝昌等等。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既是编辑,又是作家,或在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这就决定了他们跟作者的交流是平等的,有时候甚至是高屋建瓴的,能够提供建设性意见,大幅度提高作品质量,而不只是单纯做从文字到铅字的搬运工。有时候甚至编写一体。“他们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留下了优良的工作传统。如何在坚守老一辈出版家人文情怀的同时,实现华丽变身,这是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内众多文艺社的角色决定的——编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担当。”

谈到编辑“不能放弃自己的社会担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分社社长费小琳分析得更为深入:编辑既要在“我喜欢”与“他人需要的营养”间权衡,也要在“有价值”和“能赚钱”间取舍。“编辑要坚守——做一个有理想和追求的编辑,做一个有学术造诣的编辑,做一个博览群书的编辑。”

 

 

编辑角色面临的多重“变身”

 

编辑角色是编辑个体或群体所从事特定工作的性质、地位和职责。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日益丰富。诚如美国资深编辑柯蒂斯所说:“面临这些变革,编辑还剩什么工作可做呢?答案是,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编辑。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营销、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还必须具备绝佳的——编辑技巧。”由此,编辑角色如何“变身”,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变身”之一:从“来料加工”到“编辑流程再造”

传统上,编辑被比作“厨师”,优秀的编辑被誉为“大厨”。这种比喻到现在也不过时,但沉迷在“专职厨师”角色中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了。过去,出版社的最关键部门是出版社的编辑部门。编辑部门在出版社内的工作任务是生产和创造产品。但出版社的编辑部门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是,常常处于传统的“来料加工”的状态。编辑的工作多数以直接加工和被动策划为主,主动开发新产品的意识和积极性都相对较弱。图书编辑的潜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对于新型图书资源的利用也有限,多数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往往都处于被动工作的消极状态。黄孝阳、康慨、杨莉、陆源、谢雯萍、童树春、陈明月等编辑在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采访时都指出,“编辑流程再造”在整个图书策划出版流程变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催生“兼容、多元、实干”的新式编辑。因此可以说“编辑流程再造”是编辑最大的变身——因为编辑流程的科学再造会释放出巨大的编辑生产力。编辑流程再造的核心是编辑策划、位置前移,实行编辑人制和项目负责制。另外,编辑工作前置,以编辑为主导,也彻底将编辑转化成图书策划的策动者、组织者、实施者。

 

“变身”之二:从“冷面判官”到“太极推手”

“把关”是编辑的基本职责之一。哪部书稿能用,哪部书稿不能用,如何用、用多少,编辑权力很大。这在过去,基本不存在大的争议。当下,舆论环境变了,监管“婆婆”多了,“高压线”多了,关系更复杂了,对编辑的把关能力要求自然更高了。尤其是对敏感题材的把握,更需要仔细斟酌,编辑因此压力很大。于是,一些编辑就把“把关”简单化,拿不准的书稿一“毙”了之。这样一来,风险是没了,但伤害的是作者(作家)的积极性,损伤的是出版社(图书策划公司)的竞争力,长此以往该出版社(图书策划公司)必然失去读者丢掉市场。这类编辑常常被作者(作家)讽为“冷面判官”。

对此,有不少编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要求编辑提高把关的艺术性。“刚性把关”的传统模式必须淘汰,“柔性把关”的艺术必须掌握。江苏文艺出版社图书编辑室主任黄孝阳引申一位老师的话印证这样的观点:前些日子有个老师说,“编辑做了再多工作,都是幕后的。作家的才华是作家本人的,不在你这个舞台,他也会在别处,迟早要冒出来。”这话对,也不对——应该说,这是编辑要有的“谦卑与警醒”。

 

“变身”之三:从“生产者”到“与作者共同找酒徒”

找几个作者(作家),弄几本书,不是件难事。但要长期弄好一个品牌或一个系列图书,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编辑应该具备强烈的经营意识,使自己的产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有一个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因参与策划《南渡北归》而被业内人士熟知的出版人康慨提出,传统意义上作者是内容制造者,编辑是中介,负责把作者提供的内容加工成摆在书店货架上的图书商品。然而现在事情已经在发生变化,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界限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清晰,编辑需要更深入地参与到文稿内容的生产,作者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策划营销。作者很难想象编辑在修改润色文稿、编排目录、提取营销卖点、做封面装帧等工作上的重要价值。某种意义上,现在对于一本书来说,作者和编辑应该都算是“共同的作者”,也是“共同的营销人员”,他们结合成紧密的共同体才能让内容的价值的到充分的展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典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作者和编辑共同为好酒找到酒徒”的时代。

 

“变身”之四:从“只做嫁衣者”到学会“斗哏”

传统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分工明确,广义上的编辑虽然涵盖了策划编辑、案头编辑、营销编辑等若干细分岗位,但工作的重心仍然是选题,而出版过程中的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则由专门的岗位负责实施。因此,编辑的工作相对来说仍然是封闭的,只要专心做好选题即可。于是,老编辑常常把“为他人做嫁衣裳”看成编辑的美德,这个观点到现在也没过时,但“只为他人做嫁衣裳”已经不适应出版传媒事业的发展。

在网络出版语境下,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将从传统的线性流程向非线性流程转变,排版、印刷等环节基本已经消失,而发行工作也可以在读者下载某一出版物的一瞬间之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岗位职责也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编辑不仅要关注选题的组织和加工过程,还要关注选题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以及市场的反馈情况。对此,电子工业出版社大众出版分社副社长潘炜指出,当下的编辑应该像“相声”里的“斗哏”,把“说、学、斗、唱”的本领灵活运用:讲书说故事、掌握各类信息、提炼图书精华、将平面信息演绎成多媒体信息,八方去传播。斗哏(编辑)才可得到捧哏(大众)的呼应,斗哏与捧哏双向驱动,才能将作者内化于作品的价值让更多读者知晓,从而可以影响到更多人。

 

“变身”之五:从“掌握技术”到“把脉灵魂”

有人说,传统的出版社是披着工业外衣的原始农业,而现代意义上的出版则是综合内容筛选、编辑、推广、设计、复制、销售等全部内容的综合创意产业在这种创意产业的内涵范畴下,现代出版业的产品创意师的角色,理所当然地要由图书编辑来扮演。其所要做的具体工作一般主要包括对于现代出版行业的准确判断、对于选题内容的筛选、对于稿件的语言加工、对于产品的整体设计有所把握、对于产品的成本有所控制、对于产品的宣传有的放矢等等。

不过,康慨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上述要求都只是对编辑“技术”的描述,然而更重要的是,为每一本书找到,甚至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灵魂”才是根本。“比如我们做的《帝制的终结》,‘把权力关进笼子’就是它的灵魂;再比如《南渡北归》,‘全景展现20世纪学者命运变迁’就是它的灵魂。好的‘产品设计师’,要善于抓住并推广一本书的‘灵魂’。”

 

“变身”之六:向“制片人”方向转变

在被采访对象里,李杰的看法最为独到和新颖,也深受同行的肯定。他认为,“将编辑变身成为电影和电视中的‘制片人’,是文化产业化后的必然”。如此,编辑的项目预算管理、目标管理和流程管理才更清晰;文字编辑、技术编辑、版权编辑、营销编辑和多媒体编辑的分工才更明确,成本效益一目了然,符合财务分析的规律,方便吸纳投资。缺点在于,单个图书的项目不足以支撑一个大的团队的开销,一个人同时承担这诸多角色难免顾此失彼,图书生产和销售的过度工业化,会失去许多灵光一闪的天才的创意,大众趣味会主导人们的思想、趣味和喜怒哀乐。

 

 

把脉和期待:未来编辑理想状态是什么样

未来总是需要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这需要我们借鉴众人的探索。提到未来编辑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总是令人兴奋不已。

陆源指出,很难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既然出版业是一项产业,人们便总有一种想法,就是把图书生产过程流水线化。但出版业涵盖多个不同的领域。有些领域可以程式化,有些领域可能很难。“所以,编辑的任务、角色将来依然是会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我个人崇尚更大的自由度,出版自己钟爱的图书。喜欢自己做的书,这永远是第一位的。当然,成本控制、大体业务范围的确定,以及出版社一系列管理程序仍然必要。”

李杰认为,未来编辑理想状态“应该是作家经纪人、图书生产者、多媒体和IT行业的观察者、活动策展人与营销专家”。其能发现不同特色的作者,打造各种产品线,并延伸到视听及动漫游戏产业,以内容入股使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未来立于不败之地。一草则认为未来编辑理想状态应该“既继承了编辑这个活儿的讲究,又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综合体。做到这点不难,但需要时间和引导”。

“未来的编辑,要直面网络时代带来的困境和挑战,不应被逼死原地,而应在原地满血复活。编辑过程是一种与各个学科都有关系的修行过程,不仅要熟悉出版学、逻辑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等,还要学习电子出版、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字出版等各种网络时代的新型出版方式,把编辑打造成既有对传统编辑工作的坚守,又兼具网络时代新型出版特点的出版人。”陈明月如此描绘未来编辑理想状态。

在童树春看来,未来编辑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个“大媒体人”,编辑的角色不再囿于出版社,而应该具有跨越和整合多媒体的意识和能力,他(她)策划编辑的作品,不再仅仅是一本本叫“书”的纸质出版物,也不仅仅是叫“电子书”的新媒体出版物,而是广泛集合图书、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的具有多种用途的阅读产品。他(她)的资源是优越的,能把各类优秀的专家学者集聚在自己周围,能把艺术设计、宣传营销等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在自己周围,能够真的做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产品,且能够顺利实现。

这些观点和描述看似琐碎,但却是对未来编辑理想状态的把脉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