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
浅谈互联网时代编辑的转型
时间:2016-06-17 来源:第二党支部 作者:李镧 浏览量:1039

2016年6月17日上午,结合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集团公司赵亚平副总裁给公司全体党员和编辑人员有针对性地讲了一场关于“如何做一个有价值追求的好编辑”的党课。在讲课中,赵总对编辑人员提出了八条要求: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二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三是要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四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五是要有良好的策划能力;六是要有独特的沟通能力;七是要有正确的行为习惯;八是要有持续和持久的资料收集能力。他强调编辑人员不要满足于做个出版工匠,要立志于做出版家;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国际的高度来策划选题;编辑人员是文化的传播者,做编辑工作要有激情,没有激情是做不好编辑工作的;等等。听了赵总的党课,本人很受教育,也深受启发。同时,本人也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编辑人员如何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做好编辑工作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版业对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时代,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审稿,只要能保证自己所责编的图书不存在编校质量问题就行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加上手机用户的快速普及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由过去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方式逐步向PC机阅读和手机阅读方式转变,尤其是近几年手机网民迅猛增加,不仅习惯于纸质图书阅读的人群越来越少,而且花在纸质图书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把阅读时间花在PC机和手机的阅读上。因为网上阅读不仅便于读者快速搜寻、查找和获取有用信息,而且大多数信息图文并茂,读者的用户体验感强;另外,手机上网阅读,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需要一定的场地和时间的阅读模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甚至可以一边走路一边阅读。所以,现在除了不会上网的老年人还会有时间通过图书进行这种传统的纸质阅读外,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会很少选择图书这种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而会花大量的时间选择无纸的网上阅读。因此,互联网对图书出版的冲击很大,一是直接导致图书出版销售量的下降,因为原来的图书阅读群体有大部分转为现在的网上阅读群体。二是图书出版的销售方式发生了改变,原来图书出版主要通过地面店销售的方式已逐步转变为图书出版通过网上和地面店共同销售,或者图书出版直接通过网上销售。三是图书出版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来的纸质图书出版已逐步转变为电子书和数字出版。

面对现状,编辑当然不可能阻挡互联网的发展,而是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互联网的这种发展,要认识到编辑那种只管看稿不管其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编辑要求是全能型的,即从选题的思路产生萌芽开始,到编校、印制、销售等各个出版环节,编辑都要全程亲力亲为、负责到底。例如,在选题的策划阶段,编辑需要利用互联网了解全国各大卖场同类选题图书的销售排行榜,还需要了解竞争者(其他出版社)、可替代产品、可用销售渠道等情况。在图书的印制阶段,编辑需要关心图书正文与封面用纸的类型、规格、厚度、克数等信息,还有必要亲自到印制厂把握图书印制的用墨情况。在图书的销售阶段,编辑要熟悉图书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对图书的反映情况。总之,在互联网的时代,对编辑的要求更高了,编辑所具备的能力也更强了。首先,编辑必须具有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现在的编辑,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将一事无成。其次,编辑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编辑会经常与不同身份的作者打交道,如果编辑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不可能从作者那里获得好的选题。第三,编辑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的思想必须通过语言和文字才能表达出来,如果编辑有好的选题,而不能用语言和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这种编辑显然是不称职的。第四,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从一个选题思路的萌芽,到选题最后形成图书,期间需要编辑组织和调动各种资源为其所用,如果编辑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不仅难以将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第五,编辑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我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编辑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策划选题有用的信息,编辑没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是不行的。第六,编辑要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面对我国每年推出数万个图书新品种,编辑要想自己策划的选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如果编辑没有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难以达到这个要求的。因此,现在的编辑,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在竞争中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早日将自己由看稿编辑转型为全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