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读书是一种福“气”
时间:2016-12-26 来源:本社 作者:刘宁 浏览量:1128
       最近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三卷《隋唐定局》,虽然不能说完全颠覆了原先知识结构中对隋唐的认识,但是对隋唐某些人物的认识却绝对是颠覆性的。
       子贡曾经说过:“我感觉纣王做的那些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多,只不过人们都讨厌他,所以天下所有的骂名都归他了。” 其实,这句话用来说隋炀帝也是恰当的。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修建洛阳城、创立科举制,都为盛唐奠定了基础。只不过他做的太快太密集了。
       盛唐作为一个世界帝国表现出来的是开放与包容,而开放和包容是自信的表现:前者对外,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后者对内,任何外来文化都能为我所用,国民则完全可以各取所需。没有限制,没有区别,没有条条框框,没有清规戒律,只有博大胸怀。
       这是这本书给我的启发。
       但目前读了十三卷《易中天中华史》后,又有一些关于阅读的思考。

       易中天是一个很会“秀”的文化名人,但也是一个有真本事研究者,例如:写春秋人物一册书名《青春志》,讲到了刺客、人臣、情人、战士、使节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叙述勾勒出整个时代的气质。还如:大家熟知的三国,读了《三国纪》才知道诸葛亮是在刘备死后才真正受重用,原来孙权在三国中作用巨大,而不像《三国演义》中备受忽视。而且通过对曹操成败和魏晋格局的分析,梳理出背后氏族大家与庶族地主的权力斗争。

我个人觉得做研究到易中天这样一个阶段就已经将他所从事的领域打通了,所以能够梳理出一个“气”场。这是从作者这个角度说的。作为一个读者或许也可以读出其中的气场。记得《古船》中写到隋抱朴读《共产党宣言》,一遍一遍地读,速度非常快,就是在读其中的 “气”场。我想一本好书是有它自己的“气”的,作者用它贯穿全书,我们在读的时候如果能够读出其中的“气”必然会是一种享受。退而求其次,不记得谁曾说过,读书就是一种福“气”。